清朝初期,約在順治年間( 順冶登基時是1644年), 當時平南王尚可喜、靖南王耿情忠鎮(zhèn)守廣東。因四川省地廣人稀,清帝要各地移民入四川(即史稱湖廣填四川),派總兵“班際盛”來斗門搞移民工作。但斗門人民不愿入川,四處逃避一空。班際盛想了一個陰險的計;詐稱“收回成命”,誘騙群眾回來安居樂業(yè):在斗門區(qū)八甲鄉(xiāng)“長聯埔”至乾務躍進水庫壩頭的一帶地方,搭了一座形茅棚(這里為當時上下逕交通要地),說什么不愿遷移的工、農、商、學、兵等到茅棚里報名,就恢復他們原來的職業(yè)。但結果從茅棚進入報名的人,不見他們走出來,想報名的人起了疑心。同時又發(fā)現村邊水坑不斷有鮮血流出,然后知道上當受騙。這時已被他們殘殺的人不知其數。后來,有的好心人把死者尸首埋在一起,樹了一個碑,叫“木龍歲冢” (當年是甲辰年,不敢明言甲辰年冢,故用隱語木,代表甲,又辰屬龍,故隱木龍)。這是清代斗門人民空前的浩劫,永遠不能忘掉的慘痛歷史事件。后人把這個冢稱為“萬人墳”。萬人墳在“長聯埔”對面約半公里遠。
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2780091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dmdzbzhyws@zhuhai.gov.cn 網站地圖 政務郵箱 聯系我們 珠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網站 版權所有:斗門區(qū)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主辦單位:珠海市斗門區(qū)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:4404030001 備案號:粵ICP備05026010號 |